1. 首页 / 育儿

部分少儿图书内容离奇怪诞成精神慢性毒药令人担忧

部分少儿图书内容离奇怪诞成精神慢性毒药令人担忧

 时下,少儿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童书粗制滥造,内容离奇怪诞,童书成人化、低俗化的问题令人担忧。在不少家长、老师眼里,优秀儿童读物离孩子越来越远,一些带着浓重成人化色彩的童书,正变为儿童精神的慢性“毒药”,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的纯真童心。

  童书成人化令家长发愁

  “一直以为喜欢看书是孩子最好的学习习惯,但我最近才发现,孩子看的很多书内容实在让人瞠目结舌。”湖南省邵阳市学生家长何雪华告诉半月谈记者。

  何雪华最近在孩子的书包里翻出一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她惊讶于这样的青春成人小说怎么会成为孩子的读物:“书里描述的爱情经历,对11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早了?”

  “你看看这书,怎么能叫孩子看?”在长沙市一所中学旁的书店里,市民王女士对书架上一本名叫《不倒过来念是猪全集》的书充满疑惑。记者查看书目 发现,整本书充斥的内容有50个调情小笑话、“某夜总会”被查封的N种说法、成为花花公子的十大准则、女人最爱“臭男人”大解析等,一些段子还不乏暧昧、 色情内容。

  据书店老板透露,这样的“幽默”书籍在校园内颇受欢迎。除此之外,类似《惊悚e族》《鸡皮疙瘩》和《鬼吹灯》等内容涉及悬疑、恐怖、暴力的杂志、小说也是孩子追捧的对象。

  有一名6岁孩子的杨先生也面临着同样的担忧。在他看来,一些没有任何营养的脑筋急转弯的书籍居然打着提高智商的名义,开始走进孩子的视野。“ ‘什么帽子不能戴(答案:绿帽子)’、‘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案:抗生素)’等这样有‘颜色’的段子,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

  即使是最为“纯洁”的幼儿读物,一些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也让家长倍感不安。比如一则叫《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内容大致是:大老虎的牙齿很 厉害,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狡猾的狐狸故意接近老虎,一次次地给老虎送糖吃,老虎牙痛了,狐狸又帮老虎把蛀牙一颗一颗拔光,老虎最后成了瘪嘴老虎。

  “在我看来,这样的故事教会孩子的不是智慧,而是成人世界里的欺骗、狡诈和口蜜腹剑,几岁的孩子过早接触这样的内容,恐怕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家长李文远说。

  “两极化”的童书市场

  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近年来,尽管童书市场经典著作再版无数,新生作品层出不穷,在表面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时,却也一直面临着“低幼化”过度和“成人化”泛滥的两极趋势。

  现今市场上低龄童书“幼稚化”趋势十分严重。不少童书作者笔下还是“小猫小狗”一类,语言上也故意蹩脚地学小孩子说话,因其矫揉造作、逻辑简单、流于说教而遭到孩子的“唾弃”。

  在小学二年级的涵涵看来,奇幻的王子公主童话、生动的小动物故事已经“太幼稚”,不过就是在把他们“当小孩子哄”。“看了开头我都能猜到结尾,没意思。”对于家长、朋友送的一些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童话书籍,他都不屑一顾。

  而相比幼儿、小学生而言,中学生已经有了自主的想法,不再愿意受家长和老师“摆布”。向往成长的他们,开始全方位接触成人世界,这也使得童书成了成人化泛滥的重灾区。

  “娱乐化的幽默好玩,成长中的暧昧早恋,还有恐怖的暴力悬疑,这样的童书用他们快、浅、刺激的特点,抓住了孩子猎奇的眼球,迎合了学生们对快餐 文化的喜好。但‘成人化’童书的大量阅读,会打破孩子应有的价值观,让孩子失去道德界限,很多大人都说不出口的话,他们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来,认为别 人不敢做的事情,自己做了就是了不起。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就是这个道理。”深圳市翠园中学教师李伦琰说。

  “两极化”凸显的童书市场,关键原因是适龄读物的严重缺失。“当下的中国儿童聪明而早熟,他们与现实生活交错的部分越来越大,这是不可回避的事 实。然而童书作家仍然沉迷于过去的创作习惯和思维,难以满足新一代孩子的心理、情智需求,自然就无法创作出适合各阶段孩子阅读的有益丛书。”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说。

相关推荐

  • 来自前三个孩子的9个问题

    来自前三个孩子的9个问题

    来自前三个孩子的9个问题,孩子,宝宝,肚子,医院,去医院,严重,妈妈,育儿知识,或许你还没有过这种经历: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然而,那些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的妈妈却很乐意分享因此带来的啼笑皆非。这些趣闻来自其他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问题一:宝宝现在就要出来了吗?我们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向孩子解释清楚,腹中的宝宝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生。这个过程需要十个月,而我现在才两个月。问题二:这就是你看起来像在生病的原因吗?对于我来说,怀第4个孩子,晨吐比之前更严重...

  • 家长应给孩子性格注入什么

    家长应给孩子性格注入什么

    家长应给孩子性格注入什么,孩子,消融,感觉,用什么,好处,信息,早期,早期教育,孩子生来就是白纸一张,孩子长大后的人生呈现何种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父母的增色添彩。因此,作为一位明智的家长,你应该知道给孩子的性格注入些什么积极因素吧?1.信心与胆怯充满信心的孩子会爱上挑战自己的感觉。在今后的道路上,他会不断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满怀信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乐于尝试,并吸取经验,他会走得很好。然而那个被父母教会了胆...

  • 第二个宝宝来临:给足孩子空间

    第二个宝宝来临:给足孩子空间

    第二个宝宝来临:给足孩子空间,孩子,妈妈,宝宝,产检,时间,手足,生后,心理,有一位母亲,清楚得记得自己在五岁时,作了一名姐姐。在此之前,她很高兴自己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尽管后来她的爸爸妈妈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仍未能察觉到她心理及情感的变化。后来,当她成为母亲后,在第一个孩子六岁,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之前,她花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为大女儿做心理疏导。当家里新增了小成员后,如何让家庭一如继往的幸福?为小宝宝预留的空间与对大孩子的重视,成为爸爸妈妈们必须研究的功课。当家里...

  • 如何避免孩子对表扬上瘾

    如何避免孩子对表扬上瘾

    如何避免孩子对表扬上瘾,孩子,感觉,妈妈,引起,频繁,妈们,动力,导致,“我真为你感到自豪!”、“你是这么好的孩子,真聪明。”、“宝贝真棒!”、“小家伙,你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父母频繁的称赞会引起什么?父母们承认吧,也许你们都曾对孩子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语。因为这样,所以是好爸爸、好妈妈,对吗?你们向孩子展现了自己的认可及肯定,并且令孩子的感觉非常好。当孩子的自我感觉更好,他们会更自信,进而会成长为更加独立、成功的人士······实际上,当父...

  • 孩子比赛 你如何做好观众

    孩子比赛 你如何做好观众

    孩子比赛 你如何做好观众,孩子,工作,什么样,情况,原因,责任,育儿知识,环境,很多人都参加过自己孩子的比赛。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做好孩子的观众的问题。做一个好观众同时也能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这将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正如你的孩子在比赛中可以学到动作的、社会的以及心理方面的技能一样,你也可以学习如何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举止得当:为你孩子的队伍加油喝彩而不是跟其对手对抗;尊重所有的比赛官员;要积极乐观,不要总是批评。1.为你自己的队伍加油,不要把对手当做敌...

  • 浅谈孩子的幽门螺杆菌

    浅谈孩子的幽门螺杆菌

    浅谈孩子的幽门螺杆菌,孩子,症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胃炎,引起,检测,细菌的幽门螺旋杆菌(Hp)在孩子的童年通常不会造成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在以后的生活中变成胃癌。此类细菌病症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人群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多达80%的儿童与10%的成年人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还没有任何症状。标志与症状任何孩子都有可能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患幽门螺旋杆菌,当细菌引起的症状通常包括胃炎与消化系统溃疡的症...

  • 如何让孩子听话:无需胁迫、贿赂、大呼小叫

    如何让孩子听话:无需胁迫、贿赂、大呼小叫

    如何让孩子听话:无需胁迫、贿赂、大呼小叫,强迫,孩子,工作,教育孩子,方法,不练,做法,育儿知识,你的孩子经常不听你的话吗?以至于有时候你不得不大喊大叫,贿赂,胁迫,他才会乖乖地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接下来我们看看文章的作者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的女儿开始学钢琴时,很兴奋,可是到了六个月后,她就讨厌去上钢琴课,讨厌去实践,也讨厌教钢琴的老师。后来我们告诉她,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很难得,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我们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你真的不想学了,我们支持你,你...

  • 孩子犯错:没那么严重

    孩子犯错:没那么严重

    孩子犯错:没那么严重,孩子,告诉孩子,早期教育,面部,妈妈,反复,正常,孩子的成长,父母们最好不要在孩子犯错或失败的时候紧皱眉头,或出言训斥。别忘了,这是孩子学习并成长的一个机会,千万不要做出错误的引导。否则那样,父母本身也在犯错,不是吗?错误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们为孩子的前进与成功奠定了基石。儿科医生、心理学家等等之类的专业人士都表示,请允许孩子失败。并且,他们建议家长:如果你们希望孩子获得成功,那么,就应该接受缺憾美。当孩子意识到他们失败时,为什么会被吓坏?...

  • 父母应和孩子“打成一片”

    父母应和孩子“打成一片”

    父母应和孩子“打成一片”,孩子,心理,喜欢,时候,玩具,告诉孩子,感觉,了解孩子,不少心理学家曾提出,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差异。然而,主张建立父母的权威和成为孩子的朋友之间并不冲突。实际上,在亲子的原有框架下培养与孩子的“另类”友谊,这样的育儿生活才会更轻松,也更有效。1.跟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看书时说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孩子?其核心是要让孩子成为讲述的主角,而成人则是孩子的听众、交谈的伙伴和老师。在这个过程里,父母和孩子都会得到极大的欢愉,而孩子将会对...

  • 孩子学术成就:家重于校

    孩子学术成就:家重于校

    孩子学术成就:家重于校,孩子,教育,社会,资本,作用,文化,身上,工作,一项颇具代表性的研究发现,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似乎大过学校教育。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社会阶层与流动性研究》期刊上。家庭更重要英国《每日电讯报》对此报道称,“这项超过1万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当论及孩子的学术成就时,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差不多为学校教育的三倍之多。”为什么家庭更重要对于家长而言,这项研究结果所暗示的道理已经很明显:学校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家长的教育更重要。家长的指导...

  • 带孩子徒步旅行:开拓者选择成长

    带孩子徒步旅行:开拓者选择成长

    带孩子徒步旅行:开拓者选择成长,孩子,推车,宝宝,童车,婴儿车,喜欢,设备,载体,周末带着孩子去郊外徒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是一件很不错的教育方式。相比城里的孩子,家在农村的孩子,能更多的接近自然,对生活和自然有一份独到的见解。然而城里的家长也不必苦闷,也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公园散步,呼吸清新的空气,让孩子去寻找自然。也有专门的远足组织帮你和你的孩子过一个开心的周末。推车远足为想要带着孩子享受户外的家庭而备黛比·弗雷泽想要她的两个孩子在欣赏户外风景中成长。于是,...

  • 正确引导孩子的“胡思乱想”

    正确引导孩子的“胡思乱想”

    正确引导孩子的“胡思乱想”,孩子,社会,语言表达,心理学家,锻炼,智力开发,认知能力,辨别,孩子的想象往往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常被成年人斥为“胡思乱想”。而实际上,这种“胡思乱想”理应得到鼓励和赞扬。热爱思考,喜欢幻想的孩子更具备探索精神,早早表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异于常人的艺术家气质。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孩子的“胡思乱想”正面临着被家长有意或者无意扼杀的危险。指引孩子的胡思乱想而非扼杀孩子的想象多数是他们将身边事物的简陋概念以不太符合成年人逻辑的思路串接起...

  • 和孩子旅行的五大法则

    和孩子旅行的五大法则

    和孩子旅行的五大法则,孩子,准备,喜欢,地方,时间,照片,育儿知识,培养孩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旅行可以使一个人的胸襟变得开阔,视野变得宽广。同理,家长带着孩子去旅行同样能起到这些效果,而且还会大大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那么带着孩子旅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1. 慢慢来。你要知道自己和孩子在一起可以做什么,不要塞太多东西在你的包袱里面。日常规划中要考虑到午睡时间和点心时间。住在同一个地方,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孩子们很容易感到疲劳,所以你不需要从一个地...

  • 交通噪音与孩子的多动症有很大关联

    交通噪音与孩子的多动症有很大关联

    交通噪音与孩子的多动症有很大关联,孩子,环境,交通,多动症,症状,儿童,暴露,多动,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父母的爱子心切,外部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从古至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对于家庭环境,到底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适合孩子的发展呢?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处于交通噪音中的孩子会增加多动症的风险,虽然这一发现,也存在诸多的变量,但不得不说,安静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长期处于交通噪音环境下的孩子有较高患多动症的风险根据德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嘈...

  • 大人吮吸孩子的奶嘴:好还是坏

    大人吮吸孩子的奶嘴:好还是坏

    大人吮吸孩子的奶嘴:好还是坏,奶嘴,孩子,吸吮,哮喘,婴儿,湿疹,过敏,技术,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健康问题都是与婴儿期一些细节有着重要的联系,父母要注意这些小的细节,虽然看似没有多大关联,却关乎重大。就拿孩子喝奶的奶嘴来说,也要定期注意卫生。最新一项研究发现,用吸吮的办法,清理奶嘴可以降低孩子患哮喘和湿疹可能性,所以妈妈们吸吮孩子的奶嘴并不是一件坏事。奶嘴清理适当能减少幼儿哮喘和皮疹患病率据纽约路透社健康专栏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的父母用嘴巴“清理...

  • 何时用精神药物治疗对孩子有意义

    何时用精神药物治疗对孩子有意义

    何时用精神药物治疗对孩子有意义,孩子,药物治疗,精神,药物,环境,动症,早期,情感障碍,如果孩子存在着行为、情绪、心理方面的异症,父母应该让他们进行药物治疗?还是采取别的方式?有观点认为,如果吃药可以让孩子活得更快乐、更平和,又未尝不可。但也有异议指出,考虑到他们的年龄,这真的是正确、有效的选择吗?家长如何确定孩子适合使用药物药物治疗应该用于对病情、症状在孩子身上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之后,再考虑是否使用。这通常是由于在学校或家里出现非常严重的损伤,并且有必...

  • 5种警示标志着孩子的托儿所不适宜

    5种警示标志着孩子的托儿所不适宜

    5种警示标志着孩子的托儿所不适宜,中心,孩子,员工,儿童,培训,地方,清洁度,频繁,你可能会认为你已经为您的孩子找到了最好的托儿所,但你肯定吗?重要的是在日托中心要知道要寻找什么,以及迹象可能表明潜在的问题。毕竟,如果你不能与你的孩子在一起,你不想给她提供尽可能最好的照顾吗?不尊重你的关注有关于照顾您孩子的任何问题或要求,应直接与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经理提出。如果您担心被忽视,或员工是防御性、粗鲁的,它是一个红色的标志,说明在你不在时,你的孩子的照顾是妥协的。如...

  • 孩子的幼年性关节炎

    孩子的幼年性关节炎

    孩子的幼年性关节炎,孩子,治疗,关节,关节炎,性关,治疗师,检测,健康,关节炎并非一种成人病。当孩子出现关节炎症时,父母需要具备哪些常识,如何在早期进行确诊,以及怎样配合医生对孩子加以治疗。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办法提前预防,这当中,涉及到对孩子的饮食做出调整,并且督促孩子坚持规律的运动、健身。在美国有近30万的儿童患有某种形式的关节炎,其中有的是短期,仅持续几周或几月,然后永久性消除。也有的呈慢性趋势,持续好几年。在罕见情况下,有的关节炎持续一生。幼年性关节炎...

  • 我没有孩子 我很好

    我没有孩子 我很好

    我没有孩子 我很好,孩子,女性,要孩子,生孩子,想要孩子,时候,女人,年龄,本文的作者一直都不想要孩子,但世俗的看法对她造成很多困扰。因此她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避免人们对她议论纷纷。最终,她遇到了和她想法一样的女性,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虽然 她没有孩子,但她仍然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从未想要孩子。记得我爸妈有次圣诞节给我带来一个小孩子让我照顾。我给她喂了专用的袋装的豆子汤(那时我已经恶心得受不了了),之后她把淡绿色的便便拉在了尿布里,从此我打心底对小孩感到厌恶...

  • 一两岁孩子的交流问题

    一两岁孩子的交流问题

    一两岁孩子的交流问题,孩子,时候,一岁,名称,孤独症,部位,身体,两岁,一两岁小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有很大的进步。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也能更好地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很享受自己的理解能力,而且往往毫不犹豫做出自己的决定。一、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如何交流大多数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说话。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正忙着学走路,会将说话抛之脑后。这并不奇怪,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可能会用很多零碎但令人费解的字眼。你的孩子可能会重复他们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