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正面力量与“不”的反面影响
父母有没有统计过,在一天当中,或者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究竟对小家伙说过多少次“不”、给过多少遍否定的评价。殊不知,这种习惯性的抚养方式,极大得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并且挫伤甚至打消了他对自我探索与学习的兴致。这恰恰被忽略了。
父母为孩子的生活打造了各种各样的情景、模式、情节,并且直接反射到孩子的性格及成长中。孩子非常清楚得意识到他们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包括口头与非口头传递的一切。父母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听听自己的心声,并且思考平时都对孩子说了些什么。你们是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们的“错误”之上?
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关注孩子的负面表现,那么最好停下来!父母最好看看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的积极面,用来更好得解决孩子所谓的“问题”。通过这个方式,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制定一个计划,并且使它行之有效。有的父母会常常问孩子:“你会想做什么?”孩子的建议往往超出家长意料得好。
“不”的反面效果
父母说出太多的“不”会阻碍孩子的自多探索,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好奇与努力,而这恰恰是他们成长学习的第一步骤。如果孩子从他们自身的学习当中受到极大的挫败感,会感到非常懊恼与不适,甚至不愿再去接触周围的一切。父母可曾计算过自己一天当中究竟对孩子说了多次:“不!停下来!不要做!”,试着花一分钟想象以下这样的场景:
你在高峰时开车穿过市中心,你显然熟知道路交通以及红绿灯。但在另一个路口,忽然出现一个以前没有过的停车信号,你很期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赶紧回家,可是在通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你一次又一次得被动停下来,你会有什么感觉?一定很暴躁!这几乎类似于孩子被一次次否定后的感触。
当孩子们被一遍一遍得反复告知“不”之后,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几乎很难有一份愉悦的心情。相反,通过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将能更有效得帮助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以及自我性格的塑造。
“是”的力量
如果孩子发脾气,那么父母不妨等他们冷静下来再试着找寻更好得方式帮助他们将行为的结果引向积极的方面。也许可以问问他们在想什么,准备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得对着孩子说“不”,或给出各种否定。
父母不妨在每次错误的行为中问问自己:如何能够运用可代替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更好得塑造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才能将对孩子说的“不”改为“是”?
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父母如果期待孩子有所转变,那么首先自己要乐于改变。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习如何通往成功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停下来聆听孩子的心情与感受,努力找到一种实现双方共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