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亲人起生根
孩子的爱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想让孩子的心中充满爱,就要让他时刻感受到爱,并以此为基础培养爱的情感。
从亲人之爱开始
孩子最容易感知的就是亲人的爱。家庭是孩子接受爱的第一个场所,是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和祖辈是最直接的播种者。在生活中,家长通过关怀、肯定和引导,让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感觉,并且逐渐产生出爱家人的心理回馈。
不过孩子表达爱的方式需要家长引导。比如有些小孩子,会用打人或者抓头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此时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心理,但要引导他的行为,比如可以用亲吻、拥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孩子长大之后,还可以让孩子用做家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
此外,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这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他人,并从中体验到爱别人的喜悦。
朋友之爱的延伸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之后,集体生活也能让孩子体会到朋友的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会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友谊的建立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爱他人的过程。
在这里,他会体验到不同于家人的爱,集体生活中的爱通常是相互的,要彼此关心才可以建立稳固的关系。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关爱他人,此时就需要家长扶旁进行指导,比如当其他的小朋友生病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打电话问候小朋友;如果听说了同学摔倒而孩子站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情况,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应该上前去把小朋友扶起来,给他拍拍土,问他疼不疼。家长说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
大爱:国与家
除了这些小爱,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的“大爱精神”,比如爱祖国,爱家乡、爱不相关的陌生人。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和优美的风景,在生活中也要让孩子关注并参与国家大事,比如收看体育赛事、了解各地新闻,等等。
如果社区经常组织活动,要带着孩子积极参加,这样孩子就会了解本土文化,让孩子在体验自然环境、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如和视野的扩大,孩子会逐渐把自己的爱心迁移到陌生人身上,比如贫困的同龄人以及灾区的难民等。此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零花钱捐给这些生活困难的人,这样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
1.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没有任何一静品质比爱和善良更重要,这是孩子进入社会的前提,也是他体验人生之美的动力。
2.家长要培养孩子这几个方面的爱心:对亲人的爱、对师友的爱、对祖国和家乡的爱、对陌生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