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恐吓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随着校园暴力、社会暴力事件的增多,孩子们处在被恐吓、被欺凌的环境中的频率也随之升高。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其各自的父母都必须拿出明确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纠正或帮助,与此同时,弄清问题背后的真相。
孩子遭受恐吓、欺凌的定义是什么?
专家将其定义为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ABCD。
A:Aggressive attack-具有侵略性的攻击
B:Balance power is unequal-平衡力不均等,包括强弱、年龄的大小、体能的正常与非正常。
C:Consistent-连贯性。
D:Deliberate-蓄意,故意伤害、蓄意使之处于弱势。
有没有可能,在一个国家里人们过度或误用这个词?
是的,“恐吓”这个词时常被用作任何攻击性的行为或语言。父母对孩子被伤害或贬低之类的行为非常敏感,而“恐吓、欺凌”一词往往也被认作是这类行为的标签。事实是,儿童及幼儿的社会技能仍处于不断开发的过程当中。有时,孩子行为出格的原因于渴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及互动。
如果将所有侵略、攻击性的行为都归为恐吓、欺凌,那么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则被大打折扣。因此,父母有必要做出明确的界定,进而采取恰当的行动。
如果孩子被恐吓、欺凌的话,最好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通常,恐吓、欺凌的情况会随孩子的境况而发生或增加,这是社会阶层的另一种体现。父母有必要确定自己不是失败者或被社会抛弃的人,从社会角度而言,便也不会用这类的标签定义你的孩子。孩子们渴望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他们渴望被接受、被爱。
换个方向,有侵略行为的孩子,他们的自我认知度必然不好,他们想要获得更多关注,以及寻求更多的证明-无论在学校,还是对家长。
因此,家长需要教导孩子懂得移情作用,或懂得同情、共鸣-在孩子越小的阶段开始越好。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学习,实现其精神世界及社交技能更加的丰富。
这个过程并不会太过简短,相反,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耐心。其回报则是孩子的责任心、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当孩子在3-6岁的阶段即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时,将有助于孩子更好得培养尊重及责任意识。
根据孩子的性格,对恐吓、欺凌之类的行为作出回应
家长不妨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孩子建立相关的自卫措施及反应:
· 开玩笑,以幽默的方式转变话题,尤其是在情况相当负面的状态下。
· 离开那个地方,走到让自己感觉安全,并且有益的场所。
· 大声、明确得告诉有欺凌行为的孩子或大人停止当下的行动!态度坚决,不哀号。
· 寻找能够信赖的成年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