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正在变成一个自私的女孩吗?

你的孩子正在变成一个自私的女孩吗?

研究表明孩子们从小就有一些自私的心理和行为,那么可以说人类的自私的天生的吗?如果自私是天生的,那么人类自我完善的过程,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也是积极的,所以,自私和积极,同样都是孩子们都拥有的。并且在走向积极的过程中,父母的引导作用十分巨大,父母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

这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新研究:你的宝宝是自私的。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恃强凌弱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此你是否担心呢?

一个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领导的实验研究囊括了超过100名年龄9至14个月的婴儿。他们被允许选择全麦饼干和绿豆来当零食,然后让他们观看了一个木偶剧,剧中的小兔子展示了自己的食物洗好,一只兔子表演吃全麦饼干并且表示对绿豆不感兴趣,另一只兔子刚好相反。木偶剧暂停一分钟,研究人员让孩子去抱自己喜欢的兔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奔向和自己有相同食物喜好的兔子。

接下来,两只木偶狗来到现场和兔子玩球。一只狗和与孩子们有相同食物喜好的兔子玩的很好,把球来回传递。然而另一只狗从与孩子们食物喜好相反的兔子手中抢过球,并且不把它还回去——心理学家说这是一种十分伤人的行动。

从哪里看出来孩子们的自私呢?当演出结束,孩子们被给予机会去选一只木偶狗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去选那只伤害了有不同食物喜好的兔子的狗。甚至有个孩子亲吻了这只她喜欢的狗。

天使面具背后的小魔鬼

研究人员说,他们的实验表明,隐藏在那些天使般的小脸背后的,似乎是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的天生的偏见和恐惧的本能。孩子们不仅对与自己食物喜好不同的兔子们有抵触,而且他们还选择了欺负和奚落那只不一样的兔子的狗。这似乎表面,即使在小孩子的意识里也存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样的意识。不列颠克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研究报告的撰写者,基莉·哈姆林这样解释道。

然而,父母们在认为自己的孩子正在提早扮演“自私女孩”的角色之前,应该先做一些现象的透视。如果这个实验所表明的事情是真实的,那么人们自成为小集团的起始意识:“你是不一样的,所以你是坏的,应该被惩罚”就是先天的,这也同样重要地表明了人们也有向着和善,爱,同情逐步发展的天性。

需要证明吗?根据纽约时报得到文章《宝宝的精神走向》,一个耗时数年的研究表明当宝宝听到录音机里其他宝宝的哭声时,他哭的更厉害了,“这说明他们在回应着自己意识到的别人的痛苦,而不仅仅是为了喊叫。”

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1岁的孩子对其他处于痛苦中的孩子的安慰,轻抚他们,或用手摸他们,或给他们一个奶瓶或玩具,表现出孩子天然的同情心。另外,孩子们在一些大人做事很吃力的情况下,比如打不开橱柜的门,够不着想拿的东西,会对大人表现出一种不由自主的想要帮助他们的行为。

本能:正面和反面都有

这些都能说明一些问题,不是吗?如果宝宝出生时就有一些负面的本能,那么这些本能也同样是正面的。并且也正好能够说明这些人类天然的本性是如何形成的,不管这些是否被鼓励,这些就是抚养小孩子所要面对的。

像木偶剧里演得那样,比如说,看着兔子拒绝孩子的食物选择后,家长其实可以跟孩子解释,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同样的东西。或者如果父母在现场指出来把那只兔子的球拿走是不友好的,那么孩子们还会仍然青睐那只做坏事的木偶狗吗?换句话说,自私的孩子也许存在,但是好的父母有办法让孩子也变得更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