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脏一点,宝宝更健康~
在育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越干净宝宝会越健康。所以很多家长在照顾宝宝时会事无巨细,尽可能让宝宝避免接触到细菌,可是过度清洁其实对宝宝的身体是有害的,让宝宝适度的接触“脏”环境,反而对健康有利。
适度接触脏环境,提高宝宝的抗过敏能力
一些家长从宝宝出生后就会给孩子的卫生情况严格把关,比如奶瓶每天频繁消毒,母乳喂养喂奶前要对乳头消毒,每天给宝宝洗好几次澡等等,就这样做才能让这些家长安心。但是这些家长的做法,往往并没有减少宝宝生病的次数,甚至让宝宝变得更加敏感。
为什么这么干净,宝宝还会生病?这是因为过度洁净的环境让孩子无法接触到适量的微生物,免疫力长时间处于休眠的状态就会缺乏战斗力,一点点小问题的出现,宝宝就会更容易生病。
适度的接触细菌,可以对宝宝的免疫系统起到调节作用,增强抗感染能力,过度洁净,让宝宝的免疫系统没有用武之地,宝宝的免疫力得不到提高当然很容易生病。
过度洁净,让宝宝变成“洁癖”
洁癖是什么概念呢?患有洁癖症的人即使是每天工作累到瘫软,回家后也要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才能安心休息,他们会反复清洗同一件物品,打扫卫生时过度专注,但却干得毫无规律,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折磨。
宝宝有洁癖,还会影响到宝宝的人际交往,因为他们会认为其他的小宝宝脏脏的,不愿意和他们接触,更不愿意其他小宝宝到自己的居住环境里玩耍,对于其他孩子不卫生的习惯,有洁癖的宝宝通常都是“很看不惯”。
而家长从小给宝宝进行过度的洁净教育,就很容易让宝宝变成一个有洁癖的人。家里干干净净的自然是好,但也不必洁净过度。
鼓励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所谓物极必反,过度洁净的环境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和户外的泥土、草地、阳光接触,都可以有效提高宝宝的抵抗力,美好的大自然还会感染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身心愉悦。
家长不应排斥孩子,玩泥土,玩泥巴这些行为,泥沙里的细菌对孩子来说是友善的,将孩子置于无污染的环境中宝宝生病的次数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可能增多,何况,家长能一辈子将宝宝锁在这样的环境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