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责任感的孩子:为何唠叨和引导都不起作用?
父母在教育孩子责任感之前,有必要反思自己日常行为中的表现,有没有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当孩子的行为激怒父母时,又会做出何种表现?父母抚养子女的同时,也是自身不停成长的一个过程。意识到这一点,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大多数的父母,似乎总要花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唤起孩子对责任的意识。无论通过鼓励、还是解释、还是树立榜样,以此一次又一次得提醒孩子应该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可问题是,反复得唠叨、引导,甚至是抱怨,都不起作用。
为什么孩子对学习责任的“课程”如此艰难?难道因为他是一个被宠坏的小孩?或者父母没有尝试着认真教他?问题在于,如果孩子的责任意识淡薄,那直接影射出父母对自己的行为也未能很好得负责。以下四个步骤,帮助父母避免过度唠叨,进而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
把对孩子的责任“讲座”按下暂停键
当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负责任,并准备开始传授与布道的时候,停下来、深呼吸。孩子的行为选择与父母对此做出反应的中间时间,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时刻。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作为父母,可以选择抱膝跳脚愤怒、或者平静周全得思考。前者可能会让你在一瞬间稍作冷静,随后即开始不停得唠叨、抱怨。
当父母能够暂停下来,在那一刻做更深远的考虑,进而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个选择让父母不被席卷进孩子的状态当中,并且保持独立的思考。尽管事情本身给父母的感觉并不好,但是不曾为亲子教育刻上划痕,相反,更促进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心的体现。倘若没有这样的暂停,父母很容易被负面的情绪影响而做出不够明智的决定。
将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转向自己
父母不妨问问自己这类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如果我的孩子表现出不负责任的一面,我应该保持怎样的观点?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观点去执行?并且,我能够接受自己对此的处理行为带来的后果吗?
当父母将责任从孩子身上转移开来,意味着将更客观得看待小家伙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时,给孩子空间听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满耳都塞满了父母灌输给他的理论,进而更好得做出回应。
想想我的孩子需要什么?
根据孩子个性的不同,父母做出个体且具体的指导方向与方式。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起适合他们的结构化的行为模式,并且帮助孩子适时跟踪他们的行为结果。但关键在于,孩子应该自主检查并审视怕自己该做与不该做什么。
避免被孩子的情绪席卷
大部分的时候,父母都未曾意识到自己已然越界了。有迹象表明,当父母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感到不满时,各种疲惫,甚至厌倦让父母很难保持理智与冷静。这无疑说明已经被孩子的言行与情绪所席卷。因此,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越需要保持独立、清醒的思考意识,这也是唤起自身责任意识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