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或导游 一问直指教育本质
近日,有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在网上的到了疯传,该作文的题目为《园丁与导游》,文中说到“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该学生的文笔虽然稚嫩,但是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
如果说老师是园丁,相信大多数的我们都不会有异议的,因为这是一个我们从小学习,几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比喻。因为我们的习惯性的思维我们不会对这个问题多做思考。又或者说,我们都失去了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我们思考和质疑的能力?那就要追溯到老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了。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就被老师告知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我们的语文课上的正确答案永远只有一个,我们总是在亦步亦趋,小心翼翼。我们不能不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因为不按照老师要求去做就是错误的。
长时间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只知道对于已知的事物进行直接接受,对于未知事物,我们恐惧,并且不知如何处理应对。我们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所以我们对小孩子这样的想法感到新奇。说老师是园丁也确实揭示了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实况,我们就是那被修剪过的花草植物,至于我们有没有茁壮成长,这谁能去定义呢?
“导游”老师方法奇特
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虽然说划时代的进步现在还没有取得,但是能有这样的声音的出现就已经是素质教育的成果了。据了解,这篇文章是该学生的老师传到微博上面去的。能够允许这样的声音的存在,并传播开来,说明来是对于学生的认可。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对教育,已经转变了态度,逐渐从台前走到幕后。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导游”老师,在学校中特别受到老学生的欢迎,他们不急于去寻找学生的缺点加以纠正,而是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让孩子自己在心理上认同自己,产生自信。
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是开小差,他们也不直接批评。而是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在想些什么,或者让学生把自己开小差时候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在班级上朗读,并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还是告诉学生,上课还是应该做自己该做的,认真听讲。
要“导游”就不要“园丁”吗?
这件事出现以后,很多人就直接呼吁要“导游”老师,不要“园丁”老师。但是如若真是这样真的可行吗?
“导游”老师的新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提供了一种教育新思路。但是如若老师只做导游,只指引学生观看风景,却不管学生有没有感受到风景中蕴含的美,不是也行不通吗?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园丁”老师,在我们的土地贫瘠的时候,给我们施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两种方式扬长避短的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