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注意 请对贿赂教育说NO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而进行一些贿赂性的奖励措施,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父母跟孩子说:“如果你把作业写完,星期天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园玩。”父母将孩子应该做好的事同物质满足直接联系在一起,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呢?
奖赏是把双刃剑
父母若能合理地把握好对孩子的奖赏,则能推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生活、成长之中做得更好。但如果父母总是将宝宝完成某项事情或任务与奖励结合起来,那么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专家在对同年龄的孩子分组进行模拟情境试验时发现,对孩子许诺给予奖品的一组明显兴趣降低,而另一组没有许诺的孩子反而表现出更浓的兴趣。父母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为什么承诺物质奖励的孩子反而出现了兴趣低的情况,不是应该兴趣更浓吗?为什么事与愿违呢?
贿赂性奖赏难有育儿效果
心理专家解释说,孩子为什么在许诺奖励的情况之下,反而表现出了兴趣不高的反应?那是因为奖赏固然能起到强化作用,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只对奖赏的内容感兴趣,而非对被奖励行为有兴趣。这就是孩子在测试时反而兴趣表现不高的原因。由此可见,对孩子贿赂性的奖赏对激发孩子的兴趣或是习惯,并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习惯奖赏会增加宝宝欲望
从最初奖励孩子一朵小红花,到后面随着父母贿赂性质的奖励,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衣服、玩具、外出吃饭、玩游乐园,孩子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和父母条件式地满足欲望,并且欲望不断膨胀。如果父母的奖励标准没有提高,他们则再也打不起兴趣来,这样的奖励方式并不可取。
父母应如何正确奖励孩子
孩子可以被给予适当的奖励,但不是带着贿赂性质,也不是带着交换条件的那种奖励。孩子表现优秀时,父母可以更多地给予精神奖励,竖起大拇指,一个赞扬的眼神,肯定的语气等等。孩子需要做好的事情,是他的份内事,不需要父母用贿赂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否则在无形之中会放纵孩子日渐增长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