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以前养一窝也不是事,如今带一个孩子都难心
我们在生活中总听到有人吐槽:原来养孩子养一窝也不是个事,各个没事满地乱跑。现在带个孩子就跟伺候祖宗一样。生下来就要送保温箱照蓝光,1岁前还不让吃盐。原来哪有那么多讲究,大人吃什么,小孩吃什么,一个个还不养得蛮好的。
是不是听上去还蛮有道理的,不知道如何反驳?
那大王今天就来告诉你如何反驳咯。
首先,原来的孩子一个个养得蛮好就是个伪命题。
来,看数据:
不说太久远的年代,仅仅是30年前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就是现在的6倍以上。
营养不良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下降。
而且农村孩子的死亡率、营养不良率都显著高于同一时期的城市儿童。
这完全可以论证出现代更精细化的养育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发育水平与安全保障。
其次,原来的家长也没有那么轻松。
以前的社会,就算带孩子再辛苦也只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说句养孩子不容易,没有更大的发声平台。
不像现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大家的情绪更容易被别人所知,带孩子辛苦也就成了社会话题。
现在人都有社会不安全,人贩子比以前多的错觉。也是因为媒介发达信息爆炸,经常能看到相关报道。
现在有一个东北孩子被拐,可能当天广东的网友就都知道了。
原来隔几条街,被拐了孩子你都不知道。
其实拐卖儿童数量是逐年下降的,2012、13、14、16年,全国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数量分别为1918件、1313件、978件与618件。
以前的人带孩子压力有多大,也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
大家都知道带孩子的主力军是女性。德国《社会精神病学与精神流行病学》杂志曾发布《中国自杀率报告:2002~2011》的论文称,1995年至1999年,15岁至34岁的中国女性公民之中,每10万人里年均约有35.2名农村女性自杀。而2011年,这一数字减少为每10万人之中只有3例,降幅超过了90%。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原来大家带孩子也就管个温饱,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现在有条件了,都上升到最高层的自我需求了,希望孩子可以达到自己想要他达到的样子。
我在网上听人这么讲:
养狗轻松吗?
土狗是很轻松的,给口吃的就行;
宠物狗困难些,要花时间打理;
想要宠物狗听话有技能更难一些,自身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
想要养一只能打比赛的狗,这就不是普通人的事了。
养孩子同理。
有人喜欢说:
【以前的孩子不都养得好好的吗?】
【我不就是这么把你养大的。】
【陈二狗从小没吃过奶粉,馒头就着菜汤还不长了1米9。】
其实前两句的逻辑错误属于「幸存者偏差」,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一辈子闯红灯没被撞着,并不代表你闯红灯没有增加你出行的风险,闯红灯就没问题。
随着科学育儿的普及,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我们选择「伺候祖宗式」的科学育儿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有更高的几率健康成长。
而最后一句属于逻辑谬误中的「轶事证据」,再举个例子:
博尔特背着袋大米,百米可以跑12秒,仍然比绝大多数人快得多。但是你不能说背着袋大米对跑步速度不会有影响。
育儿就是把过程交给逻辑,把成败交给概率,把结果交给时间。
科学育儿正是为了让孩子有更高概率去健康、快乐的成长下去。科学不等于成功,但是更容易成功。
父母与孩子一样,都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成长的角色,希望我们的辛勤付出,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