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语症不是病,多数儿童喜欢和自己交流
在人生的开始和迟暮两个阶段,人们都会自言自语,和自己说一些“悄悄话”(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或“私语”),这种行为几乎是与孩子学习说话同步发生的。不久之后,学步期的孩子也开始在睡觉前自言自语,主要是讲述他们白天发生的事情和对话等。这种形式的“悄悄话”主要发生在孩子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它主要有两个目的:帮助孩子锻炼语言技能;让孩子反映白天的经历。
“自言自语”帮宝宝克服恐惧
在2-3岁时,孩子开始通过自言自语来帮他们克服自己的冲动情绪。由于受到某些被禁止做的事情的诱惑,很多孩子会嘟哝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听来的话。例如,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会站在未安装保护装置的电源插座面前自言自语,“不许摸!不许摸!”你也可能看见过这种情况:孩子在交通信号灯前默念:“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看一看。”
当孩子处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环境中,如进入幼儿园时,他们的这种自我聊天行为会更加频繁。没有孩子愿意主动和其他的伙伴或和老师交流,大多选择自己娱乐自己。有趣的是人们会发现,在玩新的拼图或者提醒自己注意新规则时,教室中孩子们自言自语的声音可谓是此起彼伏,显得格外热闹。
他们正在思考
很多父母认为,如果孩子自言自语,是自闭或内向的表现,存在着某些发展障碍。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称作古怪。但实际上,孩子的这种行为不仅正常,而且典型。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那些爱自言自语的孩子在完成某个任务时,表现的都很好。因为他们表面上的自言自语是正在思考问题的表现。
在上学后的低年级阶段,孩子们将开始从自言自语逐渐过渡到沉默阶段。不过,这种自言自语并未真正消失。当孩子(甚至成年人)在面临艰巨的任务或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仍会出现,所以家长们不必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