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溯 源
姓名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话题。《说文解字》对其作了寻根溯源的诠释:“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意即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本来没有名字,到了晚上,天黑下来,相视不见,彼此无法识别,只好用口呼唤,于是名字便出现了。名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生活相互识别的需要。文字产生后,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传递着一个人特定的信息,具有人类个性化的意义,而且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姓名是由“姓氏”与“名字”两部分组成的。它是一个无形的抽象概念,可称之为精神形象。名字蕴含着人的精、气、神,传承着人的情、意、志。姓名伴随着一个人的终生,包含着多方面的人生意义,暗示着人生命运的休戚相关。名字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来自五行之气,通过获取食物之外的人体能源,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人的“先天质量”。一个好的名字,对人生会有明显的裨益作用,因而“起个好名,幸运一生”,并非无稽之谈。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姓”和“氏”在远古时是有区别的。“名”与“字”也是有区别的。
据史料记载,远古的华夏民族在母系社会时,“但知有母,不知其父”(《白虎通义》)。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嬴、姜、姚、姬等,都带女字旁,留有母权社会的痕迹。在人类进化的长河中,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又分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个分支又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称为氏。这样一来,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来的族号。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姓、氏合一是战国时代逐渐形成的。到了汉代,多数人只称姓而不称氏了。
姓氏是属于家族共有的、先天的、不能选择的;而名字是属于自己的、后天的、特定的、可以选择的。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才有姓氏,而平民百姓则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是用来别“婚姻”的,古有同姓不婚之说。而氏是用来明“贵贱”的,男贵者,才能称氏。可见,姓与氏的含义是不断演变的。后来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在历史的某一时期,女子只可称“氏”,男子才能称“姓”。因为男子结婚,妇随夫居,女子便成为夫族中的一员,由此女子的姓名也就发生了特殊的变化。首先是在本身的父姓前加上夫姓,然后再在父姓后加上“氏”,至于本名则完全被忽略了。如父姓王,夫姓赵,则叫赵王氏。
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上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命名。男子长到二十岁,为其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始取字。女子长到十五岁,为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始取字。正如《仪礼·士昏礼》所言:“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名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有的名与字用同义词,有的用反义词,但由于不断演变和发展,有时我们看不出名与字的联系。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中国人的姓氏越来越复杂,愈来愈繁多。自古至今何止百家姓,千家姓,甚至万家姓!
据统计,宋初的《百家姓》收录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后来的《百家姓》单姓增加到442个,复姓增加到62个,共计504个。明代的《姓镌》共收录单姓、复姓5730个。《中华姓府》(台湾)共收录古今汉字姓氏7720个。1996年的《中华姓氏大词典》共收录我国古今有文字记载的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尚有外译姓和异体字姓氏3136个。即是这个数字也只能说是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