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七种模式 还孩子澄澈童年
家庭暴力是人们最不愿见到的事情,然而每个家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冲突与矛盾。七种基本模式或理论解释了父母和儿童之间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1. 精神病学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在家庭系统中,施虐者是异常的或是精神上或情感上存在病态。这个模式将施虐者的人格特征分离出来作为虐待型行为的主要起因。它试图把人格模式或特点和实施虐待行为的倾向以及其他行为模式联系起来,例如人格分裂、酗酒、药品滥用和精神疾病。
2. 生态学模式
这种模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察儿童和家庭。它探索家庭系统内的儿童发展以及社区内的家庭系统功能。例如,当社区支持父母对儿童使用身体暴力,却没有为那些处在压力中的家庭提供帮助时,家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从这个观点来看,虐待行为是一个家庭问题,它影响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整个家庭都必须接受治疗,这样才可能恢复为一个健康的家庭。
3.社会学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对暴力的价值观和态度塑造了家庭系统中的暴力行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身体暴力的使用,特别是针对儿童的身体暴力,在子女养育中是允许的。暴力是解决与他人发生争端和冲突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也强调父母对儿童的暴力行为是受到压力和挫折时的种反应。这些刺激的强度与家庭系统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人们认为,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会经历较大的环境压力,并会通过对儿童和家庭其他成员施加暴力行为来表达他们对压力的反应。这个模式的另外一个观点强调,家庭结构和组织有可能影响暴力行为发生的状况。拥挤的居住环境,较高的失业率,紧张的经济来源,以及与其他家庭的社会隔离,使得亲子之间的微观环境遭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从而导致虐待行为。另外,如果是青少年父母,或是生活在继父母的家庭中,也可能会由于紧张的生活状况而增加了虐待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4.社会心理模式
这种模式包括了多种解释家庭成员之间暴力行为的方法。其中的互动模式认为,暴力行为由上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环境压力被认为是激发家庭暴力的主要因素。依照这种模式,暴力是模仿习得的,并且是作为压力的应对机制。另外,儿童虐待被认为是许多父母运用不致惩罚的结果。在家庭内兄弟姐妹的微环境中,暴力行为也可能成为一种习得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5. 父系社会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家庭暴力的发生是由于成年男性在传统上占据了社会支配地位,而妇女则被置于从属的位置,而且妇女对所遭受的暴力还要委曲求全,以此去体现对男性支配地位的屈从。
6. 交换,社会控制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当暴力的成本低于实施暴力的回报时,家庭暴力就会发生。例如,暴力行为的回报可能是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得到优先权,得到报复,或是表达愤怒和失望。成本可能包括受到暴力行为的报复,被拘留或蹲监狱,或导致离婚。这些成本也可以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用于阻止或限制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但有三个因素会限制这些成本对暴力行为控制的强度:(1)性别不平等,(2)家庭的隐私,(3)大男子主义的文化信仰,而且认为攻击、敌对以及暴力的方式能够表达男子气概。
7.信息加工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忽视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无法了解和认识儿童所需要得到的照料,主要有以下四种可能性:(1)他们没有觉察到孩子发出的行为暗示;(2)他们把来自孩子的信号解释为不需要父母回应;(3)他们意识到需要父母的回应,但却无法给予;(4)他们的回应要么不合适,要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