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需要一件抵抗孩子发脾气的武器
父母对付孩子闹脾气时,会采取什么方式?对小家伙大喊大叫?还是把他拖到墙角?或者没收所有的玩具?有一类父母研究出“眼神对抗”,省去一切的争吵,怒吼,安静得处理小家伙的负面表现。当然,这不是一次成效,同样需要父母投入时间和精力。
有父母曾认真思考过,对孩子的教育当中,非语言方式是否是一种不错的育手政策,即,眼神作“武器”。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专栏作家德森感慨,父母是否缺乏足够的宽容,从而令孩子在出现错的言行之前,先自己认真得思考至少遍他的举动是否会对旁人造成伤害,是适可而止?还是继续胡作非为?也有专家对将眼神作为孩子胡闹时的武器表示出异议。
什么是“眼神”作武器?
对此,研究出“眼神对抗”的父母表示,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此项研究,并且效果很好。德森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很多父母不喜欢讨论关于他们不喜欢小孩的问题,而有的父母则在有宝宝之前就考虑到这个话题,并且通过对一些孩子不受欢迎的行为进行过研究,这也是更好培养自己孩子的行为意识的关键因素。
有这样的实例,当五岁的小家伙有闹脾气的趋势时,父母用眼神与之“对抗”-扬起两道眉毛的潜词:“你在和我们开玩笑吗?”;脑袋偏向一侧同时扬起一道眉毛的潜台词 :“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把你带来这个世界,我们也能带你出去,当然我们还能带来一个和你很像的小家伙。”有父母觉得以“看”的形式,用眼神交流很方便,省去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尴尬,并且不打扰到周围的人群,通过一种安静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信息,让他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
从另一个方面看,父母用眼神作“武器”的方式并不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在于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并且付出很多的努力才有可能达成。
炼就“眼神”并非一蹴而就
如果父母选择用眼神“制服”孩子,那么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并且从实际行动中累积经验。在早期,当孩子不乖时,父母盯着他们看,也许他们不会接受到任何信息,因此,父母必须给予眼神以讯息,同时展开具有“震慑性”的行动,比如把小家伙带回他的房间,或者之类的举动,让他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当然了,父母们千万别以为只要瞪着孩子就万事大吉,如果你不让他明确知道你的目的所在,那么极可能会被小家伙回瞪同样“不善”的眼神。与此同时,父母在教育的时候降低声调同样有必要,无论是夫妻间的沟通,还是对孩子交流,不要让旁人觉得这家的父母在吵架,那样究竟谁在闹脾气,恐怕很难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