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儿童酱油,可别再给孩子吃啦!
说起儿童食品,许多家长都默认这类食品更健康或要求更严格,秉持着“毕竟是给孩子吃的,谁都不敢马虎”这样的想法。然而市面上许多的儿童食品,真的就是坑!只不过是商家拿“儿童”做噱头卖产品罢了,实际上产品的品质一言难尽。
去年江苏省消保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采购120批次酱油检测,通报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29款酱油,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营养成分标注和品质指标方面不合格。
其中也包括了5款儿童酱油,它们的表现不如人意:5款儿童酱油的样品中,有3款添加了增鲜剂,而且5款儿童酱油的营养元素差异与普通酱油差异不大。
具体的通报是:“海X”妈爱宝宝酿造酱油,除了强化铁营养外,其他指标与普通酱油没有太大差异。B.X牌儿童酱油,指标总体与普通酱油也没有太大差异。“加X”牌儿童酱油,总体指标甚至还不如大多数普通酱油。“这款加X儿童酱油,钠含量达1106mg/15ml,比普通酱油还要高。
要知道儿童酱油的定义可是:“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酿造低盐淡口酱油”。普通的家长愿意花更高的价钱或者专门购买,说明对它是抱有期待的。首先质量得上乘值得信赖,其次是低钠口味清淡,最后是富含营养。育姐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些不合格的儿童酱油有哪些罪:
第一大罪:含钠超标
宝宝1岁前不能吃盐,这件事大多数父母大概都已经被科普过了。育姐在这再提一下,千万不要相信一些长辈说的“不吃盐没有力气”这句话。
根据最新(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于7-12月婴儿来说,每天只需要350毫克(mg)的钠。
吃盐其实就是补充钠元素,食品安全专家“云无心”说:酱油是食盐或者钠的重要来源,一般酱油中的钠含量在6%左右——如果每天吃一勺酱油约15克,摄入的钠就相当于成人每天控制摄入量的40%了。
然而钠这玩意不仅存在于食盐里,鱼肉、蛋奶、水果蔬菜里都有。即使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钠元素也是足够的,达到了规定的含量,无需格外补充食盐。
过早给宝宝吃盐,他发育未完全的器官可能代谢不了,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更会引导孩子变成“重口味达人”,拒绝再吃清淡的奶水或者米糊,从小就开始挑食。
因此1岁前不吃盐,1岁后也要保持少盐的饮食习惯。而很多儿童酱油的含钠量并不低,和普通酱油比起来没有差距甚至还更高了。您说这样的酱油,值得家长特意掏钱购买吗?
第二大罪:营养丰富没意义
有些儿童酱油为了激起家长的消费欲望,会明示暗示酱油里添加了各种营养物质,比如什么海带提取液、蔬菜汁等,证明其营养丰富。这种“买一赠一”的感觉让广大消费者觉得捡了便宜,因此很乐意去花钱购买。
实际上仔细想想,孩子需要补充营养,为什么要靠调味料呢?是蔬菜蛋奶买不到了,还是鱼肉水产不好吃了?
酱油主要的作用是让菜品的口味丰富,颜色更加鲜艳诱人罢了。即使某些良心的儿童酱油添加了营养物质,但含量基本不大,作用是有限的,显得有些鸡肋,家长不要再被花里胡哨的添加物哄骗了。
食品安全专家“云无心”说:酱油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营养的贡献完全可以忽略。不管儿童酱油怎么“精心研制”,“补充营养”很难实现。而且目前也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童酱油出台的标准。
不过铁元素是个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下发的《关于推广铁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通报》的要求,文件中规定的三类人群:儿童,孕妇,老人需要补铁。
儿童缺铁会导致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皮肤苍白甚至出现缺铁性贫血。如果一款儿童酱油确实提高了铁含量,那么还是值得推荐的。
第三大罪:添加剂不少
仔细回忆文章开头的检测结果:5款儿童酱油中有3款添加了增鲜剂。增鲜剂是什么东西?武汉大学的专家解释:不少酱油含有“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第一种是味精的提鲜剂;第二种具有鲜鱼类、荤类物质的鲜味,其鲜度是味精的40倍;第三种具有香菇,蔬菜类物质的鲜味,鲜味更高,是味精的160倍!
为了让宝宝口味清淡,特意买了儿童酱油,避免使用味精,结果实际上某些儿童酱油使用的添加剂是味精效果的几十倍……怪不得宝宝喜欢吃。
虽然正规酱油厂家添加的增鲜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对身体并无危害。但家长常若追求清淡的口味,请务必看清酱油的配方表,注意是否有增鲜剂,以及防腐剂等添加剂。名称如下:
增鲜剂(谷氨酸钠、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
甜味剂(安赛蜜、甘草酸三钾、三氯蔗糖等)
色素(焦糖色)
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江苏省消保委说,目前我国没有儿童酱油的相关标准,市场上儿童酱油营养品质未必都优于普通酱油,不建议过早给儿童食用这些配料复杂的酱油。
这次儿童酱油只是“出事”酱油中的一类。此次的检测方提醒大家:最好选择宜选择天然酿造酱油,执行的标准号为GB/T18186酿造酱油。而配制酱油的色泽香气相较之下都比较差,配料也更多,执行的标准号为SB/T10336配制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