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网辟谣】自闭症是被打出来的吗?
日前,福州一家长发现2岁的儿子行为怪异,与自闭症症状极为类似:沉默不语,大小便失禁,害怕与他人对视。孩子的妈妈怀疑儿子有自闭症状,担心与自己曾经打骂孩子有关。那么,自闭症真的是打出来的吗?本期《育网辟谣》,为大家揭开“自闭症”的秘密。
自闭症是打出来的。
自闭症孩子的显著表现就是孤僻、胆小,这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有关。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孩子性格扭曲,自然就容易患上自闭症。
自闭症打不出来。
孩子性格孤僻,多为安全感缺乏所致。自闭症多为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与打骂毫无关系。
打骂批评不会导致自闭症
据报道,这名2岁的小男孩在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后,发现并没有患上自闭症,只是有稍许的行为退化。医生表示,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受到惊吓,性格就会有所变化。如原来是个“话唠”,现在变成“小哑巴”;以前喜欢跟小伙伴玩,现在不喜欢交流。这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父母应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促进孩子探索能力的发展,并合理控制情绪,才能保护孩子,不受外界限制。
然而,自闭症多是先天造成,或是遗传,或是在孕期受到如麻疹、风疹感染所导致孩子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后天“打出来”自闭症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要让孩子“被自闭”!
自闭症其他成因说
截止目前,科学界还无法可以完全确定自闭症的具体成因,只是肯定了多为先天性的脑发育障碍。在科学界,对自闭症的成因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Δ 污染所致:英国《每日邮报》曾经刊登研究认为,如果准妈妈在孕期或孕前长时间暴露在大量铬重金属中,那么孩子就极易患上自闭症,并且这种风险可增加到65%。
Δ 饮食不当:有科学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上更偏向于糖分多,脂肪高的酸性食品,而诸如蔬菜、杂粮之类的碱性食物少之又少,对于身体健康不利。而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倘若食用太多的酸性食品,就会致使思维功能难以正常运转,甚至出现混乱,继而诱发自闭症。
Δ 农药诱发:前不久,美国科学发表论文认为,准妈妈如果在孕期生活在农药较多的田地、草原、牧场、公园等附近,就很可能会提高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几率。
·自闭症非后天造成 早期干预或能治愈
自闭症的早期迹象
· 语言和言语说话的延误;
· 孩子不能表达出他需要什么;
· 孩子用脚趾走路;
· 花费大量的时间排列东西或把东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 对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不感兴趣;
· 出现耳聋现象;
· 显示出奇怪的运动模式;
· 拒绝眼睛接触;
· 任何发展技能或语言技能的欠缺。
注: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最好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不要盲目下定论,以便伤害或耽误孩子。
818人们对自闭症的“偏见”
1.自闭症=孤僻
正如这位福州妈妈一样,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他人玩耍,就认为他有自闭症。这种“被自闭”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种伤害。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左右被确诊才算真正的自闭,而且医院诊断自闭症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绝不是光靠性格因素来决定的。
2.自闭症=精神病
有不少人将自闭症归纳为精神病,其实并非如此。有时候自闭症的孩子做出怪异行为,只是为了刺激自我。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则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做出奇怪举动。
3.自闭症=天才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自闭症是一种幸运,从历史角度上来看,很多名人如牛顿、爱因斯坦都有自闭症,所以孩子是个天才。其实,自闭症的孩子发育非常不均衡,在某些方面确实会大方光彩,但是在某些能力还不如弱智的孩子。而且不是所有的自闭症患儿都有特长,据统计只有10%的自闭人士才会有一技之长。
父母如何正确惩罚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然而医生建议孩子1岁半前,是绝对不能去打骂他的。到了孩子长大后,要看穿孩子的错误行为,了解他们的真实所需。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惩罚”孩子呢?小编教你一分钟法则。
当孩子做错事时,前20秒,控制情绪,对事不对人,要对这件事表现你的惊讶,失望与难过。接着的20秒,用眼神向孩子表达你的不开心,难过与伤心。最后30秒,要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并跟孩子诉说他喜欢而且是你也期望的形象,并让孩子明白他就是那样的孩子,尽管犯了错,只要改正未来依然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方法,既不让孩子受到伤害,也让父母多看到了孩子的优点,鼓励和表扬孩子远远比打骂批评要好得多。
自闭症绝对不是打出来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喜交流的表现这多与父母日常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只要父母能够与孩子建立稳定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孩子自然能够恢复探索行为。而自闭症往往是先天性脑发育障碍所致,并非后天所造成,家长千万不要盲目下定论。